|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合格率为何低位徘徊 | |
|
|
详细信息 |
中国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吴长顺,在200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说,电线电缆整体产品质量不容乐观,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水平在逐年下降,产品质量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2004-2007年的CCC认证产品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电线电缆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始终徘徊在80%~90%之间;而在更为严格的南方电网公司对申请入围供应商的交联电力电缆抽样检测中,2004-2007连续4年的合格率仅在60%~80%之间。不合格项目中,结构尺寸问题占主要部分,还包括标识标志和绝缘线芯颜色、电气性能、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等方面问题。 吴长顺无奈地说:"其实,所检测项目都是电线电缆产品的基本指标而且很容易控制,然而经过多年的行业整改丝毫没有改进。据吴长顺介绍,某工商局曾对36家企业的60个样品进行了市场随机抽样检测,结果24家企业不合格,企业合格率仅为33.3%,50个样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仅为16.7%。 对于持续处于低位的产品质量水平,吴长顺担忧:"近年来国内电缆制造业每年生产数千亿元的电线电缆产品,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重大工程及国家重点项目。这些电线电缆产品将对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重大工程的运转实施、社会的安全安定有重大影响,行业大面积、大幅度的产品质量下降不能不使我们担忧。" 目前市场流通的不合格产品中,导体截面偷工减料、采用劣质绝缘和护套材料、橡皮电线绝缘和护套材料含胶量明显偏低等问题占相当大部分。 "产品质量问题不是生产企业做不出合格的产品,而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无序、恶性竞争,无序、恶性的竞争又迫使企业采取偷工减料、采用廉价的不合格材料等方式来减轻成本压力,保持利润空间。"吴长顺说出了产品质量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例如,南方电网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就因为采用了劣质原材料,与其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无关。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是生产合格电线电缆的先决条件,带来一系列的产品质量问题。如果企业能够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原材料进厂检查程序、加强其检测能力,产品质量水平将得到很好的提升。 可见产品质量低的根本因素是"人祸",即低价扭曲的质量意识。因此,企业管理层要消除行业存在的众多非理性因素,从意识上校正方向,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及社会责任感。 管理层思路的适时转向,能否根本改变生产中粗放式的质量控制方式,还有赖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因此,企业应对研发、生产和检测等环节的一线技术人才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培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