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2009年3月,北京市农业局王振邦副局长带领局农机处及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的领导到延庆县、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等地进行专题调研,重点了解各郊区县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及农业机械运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认真听取各区县农业种植(农机)中心对2009年农机化的发展思路,各区县对农机示范园区建设的设想,以及落实2009年北京市农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和努力开创工作局面的新思路,为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振邦副局长在调研中强调指出,农机工作要围绕农业生产的需求跟进,要做好农机工作必须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要站在服务大农业的角度发展农机,把目光放到大农业上来,不断拓宽和更新思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机化工作。同时,推动农机服务组织的组建,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装备水平、服务实绩和经营管理能力,围绕产业发展做好服务。他强调农机补贴的重点要向服务组织倾斜,用政府有限的财力,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推动更大生产效益,最大限度拉动GDP增长。提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的模式,鼓励少数农民买机械,多数农民买服务的理念。还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搭平台,调剂供需,发挥现有机械的最大效益,这也是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转变工作方式,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2009年北京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两个重点和一个突破点”。两个重点即:一是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管理规范化、运行市场化、作业标准化、服务人性化,推动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二是加强示范园区的建设。充分反映农机化的示范效应。拟通过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农业实施机械化示范园区、陆地蔬菜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园区、林果机械化示范园区、草莓、食用菌、芦笋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养殖机械化示范园区等的建设,用2-3年的时间,实现郊区农机化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一个突破点就是着力研究研究玉米机收的需求和配备方案,克服农机化的“短板”问题,努力提高北京郊区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
王振邦副局长的观点给北京农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各区县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充分调动了各郊区县加强农机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谋划郊区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