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第三机床厂:用“破烂”造出的中国第一台车床 | |
|
|
详细信息 |
1949年4月,新中国的第一台车床在沈阳第三机床厂(现沈阳机床集团)诞生。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里,6尺皮带车床的问世及后来的批量生产,极大支援了国内工业化建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6尺皮带车床还参与了生产枪支等国防军工任务,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为迎接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沈阳第三机床厂管理委员会决定生产出5台车床。当时,沈阳第三机床厂残存的上百台设备中,勉强能开动的只有百八十台,工具和原料在厂内无处可找,恢复生产只能一切从头开始。第三机床厂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广大员工,迅速开展了修理厂房和安装设备的活动。 为造出新中国第一批车床,全厂工人开展起了“献纳器材”运动。工人们拆掉国民党时期修筑的碉堡,到火车站、马路上拣国民党军队溃退时丢弃的破汽车、破旧设备、废钢铁等材料。170多名职工就利用在“献纳器材”运动中献出的98种工具,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49年4月末生产出5台6尺皮带车床,他们高兴地欢呼———这是新中国人民造出的第一批车床!同年8月,为了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沈阳第三机床厂对6尺皮带车床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改造,并掀起“创造新纪录”运动。当时厂里的工人楷模、共产党员张尚举,带动划线组全体工人,提高车床工效近6倍。 新中国生产出的第一批6尺皮带车床销售全国,当时国内许多钢铁厂、矿山、铁路都把6尺皮带车床作为工业生产的母机,创造出许多生产奇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