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德阳抢占全球成套发电设备领域 | |
|
|
详细信息 |
◎关键词→转型突围 □本报记者 罗向明 【兔年记忆】 在四川重装基地德阳当驻站记者,关注的焦点绕不开成套发电设备制造领域。 德阳成套发电设备制造有着霸主地位:全国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汽轮机组是德阳制造,风电产量也居全国前列。以东汽、东电、二重三大厂为龙头,德阳成套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1年对于德阳成套发电设备制造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全球传统水电、火电发电设备产能过剩的影响愈加明显,直接结果是,三大厂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落后于德阳的平均值。而在各大企业转型突围,主攻以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装备制造的关键时刻,又逢日本发生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露,核电发展遭遇危机。 这一年,德阳站在新老发电设备制造交替的临界点上。 【龙年瞭望】 ●新闻现场 1月6日,东汽350吨高速动平衡试验台及核电厂房接长项目正式开工。 此次新建的350吨高速动平衡试验站是以满足大型核电汽轮机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和超速试验要求为首要目标,其设计转子回转直径全国最大。 项目建成后,东汽将具备承担2200兆瓦级以下25赫兹、30赫兹半转速核电大尺寸、重型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及超速试验;1000兆瓦级以下50赫兹、60赫兹全速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及超速试验条件。 “东汽加速核电国产化研制,对突破核电技术难关,提升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汽总经理张文峰信心满满地表示。东汽一直致力于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是国内唯一有百万核电机组制造业绩的汽轮机制造企业。近年来,东汽加大了核电制造设备的投入,基本具备制造单机功率达到 1700兆瓦的EPR堆型第三代核电汽轮机的能力。 ●记者观察 站在临界点上的德阳,要想继续在全球成套发电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席位,在保持传统能源产业领头羊地位的同时,必然要加大风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使之与传统能源产业并驾齐驱。 相较于传统能源产业相对饱和,新能源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发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8.5%。与此同时,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节能减排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 1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10年的8.3%提高到11.4%,离开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显然难以达到。 基于此,德阳市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思路,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五大产业发展。 东汽3兆瓦风电机组下线;东方型首台2.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在风电领域,正如去年11月我采写的《德阳造“大风车”欲转遍全球》中所说,德阳在国内风电领域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 而在核电设备制造上,德阳没有放缓在这个领域的凝神聚气,以龙头招商,潜心打造完整的核能产业链。从原材料、部件、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从核岛到常规岛部分,从二代半核电到三代核电,德阳核电工业企业正在倾力打造一座核电产业大厦。2012年,我期待着世界上首台第三代核电机组能在德阳诞生。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