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类型:
选择结果:
网站首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行业新闻 maishebei.com
还需继续向改革要增长
http://www.maishebei.com  2012年11月22日 09:48:32  举报该信息
详细信息

从中国长期发展轨迹和政策思路来看,改革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即使从经济运行的短期目标观之,改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各项指标和统计数字表明,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还在不断发酵、欧美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振作乏力、贸易环境趋于恶化之际,中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表现仍然抢眼。其中原因,除了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外,正如温家宝总理10月中旬在三场座谈会上所说的,“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与改革相结合的。比如,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努力减少重复征税;调整利率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另外,出台了新36条的42项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取消和调整了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这些措施对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

30多年前,改革帮助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梦想,今天,改革仍然是中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牛鼻子”。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来说,经济有没有继续增长的潜力,一看需求,二看供给。从需求来看,我国长期以来重积累轻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举世无双的城市化规模、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欲望、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蓄积了巨大的需求能量。从供给来看,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还没有得到痛快淋漓的展示,生产力的能量还远远没有被释放出来。未来庞大的国内市场、充沛的供给能力,就是我们的增长潜力,就是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充足理由。

但潜力不等于现实的经济增长。我国目前经济增速下调,除了外需萎缩,主要原因还在自身,我们的需求和供给受到一系列体制性因素的制约,致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继续对那些制约增长潜力发挥的体制性障碍进行改革,就是向改革要增长、向改革要发展。

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着眼长远,又要兼顾眼前。著名改革理论家迟福林提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讨论改革,其出发点应该是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战略基点,其重点和抓手是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要进一步改变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总量扩张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民生导向型增长模式,我们的消费需求才能充分释放,供给结构才能实现合理调整,发展才能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指出“在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情况下,如何更加坚定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继续深化改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破解发展和改革的障碍、保证和推动发展与改革的持续深入?胡锦涛总书记给出的答案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表述,表达了中国最高决策层对改革的决心与信心。我们期待并且相信,改革,一定会为中国经济度过眼前困难、继续稳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声明:本网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交,仅供参考不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推荐或指引。您于此信赖相关资料所发生的风险都应当自行承担。
更多本类信息
网友评论
 
您的姓名:
常见问题 查看更多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机电设备团购网
主办单位:开封市万通机床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大朱屯181号
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电话:0371-23857951
传真:0371-23857951 
邮箱:maishebei@163.com
税号:41021867165964X
开户行:开封市自由路支行大梁路支行
帐号:262401562308
 
中国机电行业门户网站 全面提供机电行业资询